双柳长江大桥南岸锚碇基础第一层1号块开始浇筑
- 发布时间:2023-09-04
- 来源:四标项目部
2023年9月1日,由湖北交投集团投资建设、中铁大桥局集团负责施工的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鄂州侧南岸锚碇基础第一层1号块开始混凝土浇筑,此次是双柳长江大桥锚碇基础首次浇筑,标志着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项目建设全面进入快车道。
此次浇筑施工的双柳长江大桥南岸锚碇位于鄂州市华容区,施工环境复杂。鄂州侧锚碇为重力式锚,基础采用扩大基础,基础尺寸为75米×82.6米×18.5米。锚体设置左右共两个锚室、支墩、锚块,支墩支承于扩大基础上,左右锚块之间设置压重块,并与之形成一体,左右侧锚室、锚块中间设置行车道,锚室中的散索鞍位于桥面以上。
锚碇基础采用水平分块、竖向分层的方式施工,平面被横纵向后浇带(宽2米)划分为4块,高度方向分7层施工,分别为1×3米+5×2.6米+1×2.5米。第1层为3米高,分2块浇筑;第2~6层每层为2.6米高,每层分4块浇筑;第7层为2.5米高,分4块浇筑。本次浇筑为第一层1号块,总浇筑方量3183.7立方米,共投入1台天泵、2台地泵、2台塔吊进行施工作业。
01应用科学技术,保证施工质量
双柳长江大桥南岸重力式锚碇体积十分庞大,混凝土浇筑方量高达23万立方米。施工阶段混凝土易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引起体积变形不均从而产生温度应力及收缩应力。因此,水化热的控制是锚碇混凝土施工的关键。项目部建立了一套温度调节系统,在浇注混凝土前,锚碇钢筋骨架内部设置了大量的冷却水管,这些管道如同人体的“汗腺”,可将混凝土内部积蓄的热量带出体外。
为便于管理人员随时掌控内部温度,混凝土内部还设有温测元件,测温元件将混凝土内部实时温度反馈至温控系统,当混凝土内部温度超过25℃时,电脑温控系统会自动报警,温控系统进行冷水水循环系统进出水量调节,以控制锚碇混凝土温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02加强施工组织,提高施工效率
锚碇基础首次浇筑区域混凝土方量多,对现场施工所需的人员、物资、机械设备配置等考验极大。为保证锚碇浇筑优质高效完成,项目部加强与各方沟通,施工前多次召开筹备会,从天泵、地泵等现场设备的布置,到混凝土运输车辆的配备等进行周密细致的部署,明确混凝土搅拌、运输作业时间,并安排专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混凝土及时送达施工现场。
此外,项目部精心策划,强化工序衔接,压缩工序转换时间,科学精准调度资源,确保连续施工。对锚碇浇筑作业进行分阶段、错工序施工,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地泵加电动布料机布料,天泵辅助补料施工的工艺,确保混凝土快速、灵活浇筑。
03超前谋划与落实,保障施工安全
悬索桥锚碇浇筑施工中存在大量预埋件、作业平台安装及吊装作业等技术难点。针对这些问题,项目部通过技术交底、安全培训、工艺试验、施工推演、网格分工等手段有效确保了施工安全。
为充分保障现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项目部在设计方案之外,在锚碇施工现场增设不锈钢扶手、钢跳板等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规划前期,项目部充分做好安全风险分析,充分考虑作业场所有限、施工设备繁多、临时用电较多等实际情况,进行了安全护栏等专项设计,最大程度保障现场施工作业的安全。
双柳长江大桥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中近期重点建设的湖北省过江通道之一,同时也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G9906武汉都市圈环线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路网结构,增强过江通道供给能力,有效推动武汉都市圈一体化进程,为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